看過一段話:
「一次不回我消息,我當你在忙;
兩次不回我消息,我當你沒電;
三次不回我消息,我當你不在;
四次不回我消息,我當你死了。」
再好的關係,也經不起一而再,再而三的敷衍。
親密關係中所有的漸行漸遠,都是來自一次次的失望,所以只能自覺的靠邊。
作家張皓宸說:
「當他不喜歡你,你故意漂亮地出現在他身邊是沒用的,你送他的糖是不甜的,你隔三差五發的『你在幹什麼』在他眼裡跟售樓簡訊的性質是一樣的,你在狀態里更新的小心思他是看不懂的。他是你生活的背景,而你是他的甲乙丙丁。」
如果一段關係,讓你感到疲憊不堪,讓你委屈難受,不如放棄它。
有些人對你不搭不理,不如好聚好散。
生命中,那些抓不住的東西,連伸手都是多餘。
看過一條朋友圈:
「你之所以感到孤獨,並不是沒有人關心你,而是你在乎的那個人沒有關心你。」
深以為然。
如果一個人,經常不回覆你的消息,就是表明了一種態度:你的消息是打擾,是麻煩,不想理你。
一個忙字,就能擊碎所有的關心,那些已讀不回,電話不接,都可以用五個字概括:我忙忘記了。
「一起吃飯吧!」」我很忙。「
「去看電影吧!」「我很忙。」
」回個信息吧!「「我很忙。」
一次次的「我很忙」,就像一盆冷水潑到了你心裡。
一個人愛不愛你,就看他給了你多少時間。那些所有的「我很忙」,都是一種拒絕,都是在告訴你:我不愛你。
小孩子才會問,你為什麼不理我?成年人都清楚:
一段關係的結束,從不回信息開始。
張愛玲說:
「一個人如果沒空,那是因為他不想有空;一個人如果走不開,那是因為他不想走開;一個人如果對你藉口太多,那是因為不想在乎。」
人生的路,不怕慢,就怕等。
不愛你的人,已經在心裡把你屏蔽了。
你有沒有過這樣的經歷:
微信聊天,你永遠都是主動的那個。
你不找他,他永遠不會找你。
你不開口,他就像一個啞巴。
聊天記錄,從你開始,從你結束。
總是主動開口問「最近好嗎?」的人,到最後也是被傷得最深的人。
真正在乎你的人,一定會主動聯繫你。
凡事有交代,件件有著落,事事有迴音。
因為真正在乎你的人,永遠不會讓你被動去等待。
所謂愛一個人,就是事上有分曉,細節見分明
愛不愛你,聊天方式會告訴你;愛不愛你,行動比語言更重要。
心裡有你的人,會主動聯繫你;心裡沒你的人,會自動忽略你。
不聯繫不代表不在乎,但一定是疏遠了。
因為,不主動,等於沒關係。
看過一句話:
「如果和喜歡的人發微信,他一直沒有回覆,我就會刪了那個對話框,總感覺看見了那個對話框,就像看見了自己的卑微和討好。」
看一個人是否在乎你,不用去追問,記住:
不主動就是答案,沉默就是在拒絕。
有人問:
「我從未在他朋友圈出現過,他到底愛不愛我?」
有人答:
「真愛是公開,不愛是隱藏。」
感情不是一個人的獨角戲,而是兩個人的蹺蹺板。
如果你愛的人,讓你活得小心翼翼,那別浪費時間了,要麼勇敢問他愛不愛你,要麼灑脫和他一刀兩斷。
真愛無法勉強,愛一個不愛你的人,就像抱著一顆仙人掌,你握得越緊,心就會越痛。
《他可能沒那麼喜歡你》一書中說:
「有時我們寧願相信一個男人壓力太大、太累、太自卑、太敏感,有童年陰影或者太愛前女友, 卻不願承認一個簡單的事實。」
事實就是,他沒那麼喜歡你。
枯木再難逢春,朽木再難成林。
不愛你的人,就相忘江湖,各自安好。
誰都不傻,是真是假,愛與不愛,你一定可以感受到。
分享一段網絡上流行的話:
喜歡你的人對你說我去洗澡了,之後還會告訴你我洗完了;
而不喜歡你的人在說完我去洗澡了,之後就像死在了浴室里一樣;
喜歡你的人對你說我吃飯去了,之後還會對你說我吃完了;
但不喜歡你的人跟你說完我去吃飯了,之後就像死在了餐桌上一樣;
喜歡你的人對你說我睡覺去了,之後還會告訴你我醒了;
而不喜歡你的人在說完我睡覺去了之後,也好像從此死在了床上。
你瞧,一個人愛不愛你真的很明顯,失望攢夠了,就該放手了。
別滿腔熱血去貼冷屁股,別一廂情願故作堅強,別費盡心思硬撐討好,這樣打擾了別人,也卑微了自己。
記住,成年人的愛,是清醒,是識趣。
兩個人互相惦記著,才叫愛。
那些把你當草的人,你何必把他當寶。
如果某一天,你突然想起了我,希望你別遺憾,別回頭,因為,我不在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