之前微博上有個視頻,只有短短的十秒,卻讓人深受觸動:
日本的一個普通的上班族小哥在地鐵上,一邊大口啃著麵包,一邊強忍著眼淚。
底下一眾安慰的評論里,夾雜著些不和諧的聲音:
「不能回家哭嗎?不過是博人眼球罷了。」
這些人眼中的世界,僅局限在自己的一畝三分地里,便認為世間大多如此。
憑藉著粗淺的認知,他們處處指指點點,彰顯自己的智慧。
因為無法理解,人生總有突如其來的奔潰瞬間,所以冷嘲熱諷、隔岸觀火。
可你沒經歷過,並不代表事情不存在。
有句老話,叫「站著說話不腰疼」,有些事情不親身體會,真的不會明白。
你的樂,別人沒嘗過,很難體會到其中的喜悅和歡愉;
你的苦,別人也沒吃過,也很難去照顧到個中的委屈和心酸。
人生最難做到的,就是感同身受。
可哪怕不理解、不看好,也該給予對方應有的尊重。
多一些慈悲之心,才能少一些誤會和尷尬;
多一些體諒之心,才能少一些悲傷和眼淚。
不要因為自己生活在陽光里,就忘記黑暗;不要因為自己幸福,就無視別人的苦難。
想要別人理解,首先要做到理解別人;想要收穫愛,首先要播種善意。
「盲人摸象」的典故,想必大家都聽說過。
摸到象牙的盲人說大象是一根又長又光滑的大蘿蔔;
摸到象耳的盲人說大象是一柄大蒲扇;
摸到象腿的盲人說大象是一根大柱子;
而摸到象尾的盲人說大象是一根草繩。
四個盲人為此爭吵不休,都說自己摸到的才是大象真正的樣子。
事實顯而易見,他們都錯了。
就像盲人摸象一樣,每個人看事物的角度不同,答案自然就不同。
世上並沒有那麼多是非對錯,我們自以為做出了公正的判斷,其實往往都帶有自己的主觀色彩。
所以,未見全貌之前,不要以偏概全隨便下結論,更不要妄加評論以己度人。
蘇軾也有詩句:
「橫看成嶺側成峰,遠近高低各不同。不識廬山真面目,只緣身在此山中。」
看似是在說山,實則是在說人生。
廬山面貌變化多姿,不同的角度欣賞,美景也各不相同。
賞景尚且如此,更何況是複雜的人和事呢?
我們常常很容易被眼前的障礙所蒙蔽,以為自己看到的就是全世界,殊不知眼前所見的只是冰山一角。
如果能從當前的環境脫離出來,從一個新角度去解決問題,也許就會柳暗花明。
人與人之間的隔閡、矛盾,很多時候不全是水平能力問題,多是因為立場的不同造成的。
聽過這樣一個小故事:
富翁到海邊旅遊,躺在沙灘椅上休息。無意間回頭,看見一位漁夫也躺在旁邊曬太陽。
於是,富翁問漁夫:
「你怎麼不去捕魚呢?」
漁夫回道:
「我今天已經捕過魚了,可以歇一歇。」
富翁不解,繼續說:
「現在時間還早,你完全可以多捕點魚,這樣不就能賺更多錢了嗎?」
漁夫同樣很疑惑:
「要那麼多錢幹嘛?」
「賺更多的錢,這樣你就能像我一樣,在這美麗的海灘上散步、曬太陽了。」
富翁得意地說道。
「可是我已經在沙灘上曬太陽了啊!」
漁夫回答。
兩人各執一詞,爭吵到傍晚,誰也沒有說服對方接受自己的觀點,最終不歡而散。
富翁和漁夫彼此站位不一致,註定看到的風景也不同。
誠然,我們每個人都扮演著不同的角色,所以習慣了從自身出發,難免會與別人產生衝突、隔閡,有了所謂的偏見與傲慢。
你是顧客,認為商家暴利,你是商人,覺得顧客挑剔;
你開車時,希望行人遵守交通,你是行人時,自然希望車主禮讓;
你打工時覺得老闆太強勢太摳門,你當老闆後覺得員工太沒責任心沒執行力。
其實我們都沒錯,只是站的位置不同。
但與人相處,最難能可貴的就是:
走出自己的局限,從另一種角度考慮問題,理解別人的難處,才能與這個世界和睦相處。
張愛玲說過:
「因為懂得,所以慈悲。」
細心體諒他人、極具同理心的人,總是設身處地為別人考慮。
這種將心比心的善良,由內而外地散發出一種高貴。
曾和錢鍾書夫婦比鄰而居的女士,回憶過一件往事。
她家的前窗正對著錢鍾書家的後窗,因為當時條件差,沒有空調電風扇,每到酷暑,錢鍾書家就會打開後窗通風降溫。
這位女士的弟弟是一位智障患者,時不時地放開喉嚨唱歌,家人攔也攔不住。
錢鍾書夫婦都是做學問的,尤其需要一個安靜的環境,所以每當歌聲響起,錢鍾書家的窗戶就會關上。
女士覺得弟弟的歌聲打擾了鄰居的作息,就想去道個歉。
哪知錢鍾書似乎看出了她的心思,主動和她打招呼,笑容可掬地說:
「令弟的歌喉不錯!」
聽了這話,這位女士既意外又感動,心底對錢鍾書夫婦自然多了一份敬重。
人與人的交往其實就是心與心的溝通。
將心比心,以誠相待,方得人心。
心裡裝著別人,所以能夠推己及人地理解對方的難處,主動消除對方的難堪,心平氣和地理解、接納跟自己不太一樣的人。
這不僅是一份己所不欲、勿施於人的體貼,更是一種待人以善的高情商。
萬千世界,每個人都有自己的旅途,能在匆匆前行之時,依舊看得到別人的難處,願意伸手拉一把,何嘗不是一種人生修行?
多付出一份體諒,生活就多增加一點溫度;
多向他人伸出一次援手,生活就會回饋給你多一份驚喜。
心懷良善,福氣自來。
願每個善待他人的人,都會被這個世界溫柔以待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