父母在我們就是孩子,父母去誰當你是孩子,
今生與父母的緣分只有一次,好好孝順好好珍惜吧!
每每看到這樣的文字,我都會心痛!沒有經歷過,就不會被刺痛!
大多數父母都是會無條件的愛孩子!
我多麼希望自己是那大多數的孩子,無論貧富,都會得到父母的愛!
父母在,人生尚有來處;父母去,人生只剩歸途。
古代有個孝子。他的母親在他犯錯時,總是嚴厲地教導他,有時還會打他。
待他長大成人後,當他犯錯時,母親的教訓依然如故。
有一次母親打他,他突然放聲大哭。
母親很驚訝,幾十年來打他從未哭過,於是就問他:「為什麼要哭?」
孝子回答說:「從小到大,母親打我,我都覺得很痛。
我能感受到母親是為了教育我才這麼做。但是今天母親打我,我已經感覺不到痛了。
這說明母親的身體愈來愈虛弱,我奉養母親的時間愈來愈短了。想到此我不禁悲從中來。」
「父母在,人生尚有來處父母去,人生只剩歸途」
這句話大概講的就是父母在世時,人生還有根基,心靈還有歸宿,
每個在外漂泊的孩子,累的時候還能有個休息的港灣,每逢過年心中總有一個牽掛、相聚、思念的地方;
父母離世時,自己雖然也有自己的小家,但是一個我們生活從小至大的家不在了,
人生大半生的思念和生活也不在了,心靈就仿佛成為世界的孤兒,
忙忙碌碌無人噓寒問暖,只能自己咬咬牙往前走,人生就剩下一段回歸另一個世界的旅程。
有人說,陪伴,是最長情的告白。
年輕時,一直找尋著能夠陪伴自己一生的人,往往就忽視了在背後默默看著自己的父母,
大概是從出生時就已經習慣了他們的存在和陪伴,仿佛一回頭他們就在那裏,
於是習慣就變成了忽視,但是終究父母是沒有辦法一直陪伴著自己的,然後陪伴也許在某一天突然就變成了思念。
思念到極致是什麼感覺?大概是漫漫無期的等待吧。
所以一定要珍惜父母在的日子,有時間要多陪他們,
哪怕吃頓父母做的飯,哪怕幫他們刷刷筷子洗洗碗,都是對父母的孝敬!
雖然他們老了,但有父母在,我們就有根,就有家,就還可以做個天真孩子!
父母在的時候,不管你是健康還是病弱,也不管你年紀有多大,
總覺得還有人幫你頂著一片天,但父母不在了,一切都只能自己撐著了。
這是親身經歷過的人,才能深切領悟的痛。所以善待父母是我們人生學習的必修課!
父母在,不遠遊,遊必有方。
你有沒有想過,你還能陪伴在父母身邊多久呢?
曾經在網上看過一種算法:
假如一年中,只有過年七天的時間可以回家陪伴父母,一天在一起的時間頂多算上11小時。
若父母現在60歲,假設他們可以活到80歲,那麼我們實際上和父母在一起你的時間就只有1540個小時,也就是64天。
這種算法並不是完全準確的,但是我們陪伴父母的時間越來越少卻是一個不爭的事實。
早在兩千多年前,孔子就告誡我們:「父母在,不遠遊,遊必有方。」
不遠遊,並不是不讓我們出去外面的世界翱翔,也沒阻止我們多出去看看,
而是說出門在外,一定要讓父母知道你去了哪裡,什麼時候會回來。
小時候,我們很渴求父母的陪伴,但長大後,我們怎麼就會忘了父母其實也需要我們的陪伴。
曾經有個老人到手機維修店,師傅檢查了半天,跟老人說手機沒壞。
老人一聽到這話,瞬間就哭了:「手機沒壞,我的孩子怎麼不給我打電話啊?」
老人接不到電話,當下反應是手機壞了,也不願相信是子女淡忘了自己。
想想,很是心酸。反觀下我們自己,又何嘗不是那個時常「不歸家」的孩子呢?
我們總以為來日方長,總以為再晚點,再晚點,父母還是會站在原地等我們,但時光從來都不會慢下腳步等待。
「每個孩子都相信來日方長,相信有衣錦還鄉的那一天,可以從容盡孝,
可惜人們都忘了,忘了時間的殘酷,忘了人生的短暫,忘了生命本身有不堪一擊的脆弱。」
我們的父母就像一顆生長了幾十年的老槐樹,在光陰的摧殘下,從枝繁葉茂走向老樹禿枝,一場大風,隨時都能將它颳倒在地。
包容父母,足以包容天下。
如果註定父母只能陪我們走一段路,那為何不給他們多一些耐心和陪伴呢?
善待父母,這不僅是一個人最大的教養,更是每個人都要學習的人生功課。
曾經在網上看過一個論調:父母皆是禍害。
帖子裡,一個個咬牙切齒地訴說著父母的種種不是,恨之入骨地給父母扣上「禍害」的頭銜。
他們埋怨父母的不爭氣,幫不上自己的鴻鵠之志;
他們數落父母的種種缺點,自私、冷漠、蠻橫、甚至是不負責任……
是,必須承認,這個世界上確實有很多「失職」的父母,但大部分的父母,不可否認,都是愛孩子勝過自己、甚至是生命。
我們的父母都不是聖人,總會有各種不完美,總會有犯各種小錯誤,多多少少大大小小,
有時苛責,有時情緒不好,有時觀念古板,有時讀書太少不懂教育。
但只要不是十惡不赦,只要他們曾無私地在我們身上傾注了足夠的愛,盡心盡力地養育我們長大,這些錯誤,都可以被原諒。
生養之恩,總大過一耳光的仇。
一個真正成熟的人,都應該原諒父母的小錯誤,原諒他們的不完美。
而一個真正孝順的人,也應該做到下面的「五不責」:
1.不埋怨父母的無能。
總抱怨父母無能的人,本質上是對自己無能的憤怒。
因為自己的無能,便只能責怪父母的無能,這是將自己的失敗歸咎於父母的懦弱行為。
人,總是不完美的,父母生你養你,已經是經歷「九九八十一難」了,如今你能健康地成長,已經是一種莫大的恩賜。
所以不要去抱怨「你應該是怎麼樣的父母」,而要告訴他們「我接受你給我的一切,感恩你們。」
2. 不嫌棄父母的囉嗦。
「多穿點,外面冷」
「多吃點,別餓著」
「下班了沒有,我給你煲了粥送過去」
「別總吃外面的快餐,不健康」
「別刷手機了,早點睡覺吧」
「都跟你說了,你怎麼不聽啊」……
「多穿點,外面冷」
「多吃點,別餓著」
「下班了沒有,我給你煲了粥送過去」
「別總吃外面的快餐,不健康」
「別刷手機了,早點睡覺吧」
「都跟你說了,你怎麼不聽啊」……
從早到晚,父母的這些嘮嘮叨叨,你是不是都聽到耳朵都生了繭呢?
你總嫌棄父母太過嘮叨,但你有沒有想過:
在這個世界上,還願意嘮叨你的人,一定是最關心最愛你的人。
當有一天,父母變得嘮叨了,你一定要多些耐心。
因為他們變得越來越老,也越來越小,
他們只是希望你多花些時間陪伴他們,聽他們講述生活中的瑣碎而已。
3. 不抱怨父母的抱怨。
每一個父母都是望子成龍,望女成鳳,人同此心,心同此理,誰不希望自己的孩子有出息?
所以,家長偶爾對我們抱怨一下,也是因為我們自己做的不夠好,沒有令他們滿意。
我們不應該反過來去抱怨父母,懷恨在心,而是應該好好的反省自己,奮發圖強,為父母爭光,這才是一個為人子女應盡的責任。
4. 不抱怨父母的遲緩。
父母把我們養育成人,而他們卻漸漸變老了,沒有力氣了,走路遲緩,反應遲鈍了,不能跟我們年輕人相比。
這時候,我們不但不能抱怨父母,甚至連一點厭煩的心都不應該有,一點厭煩的態度表情都不應該有。
因我們有一天也會漸漸老去,父母的今天,就是我們的明天。我們怎樣對待父母,子女就會怎樣對待我們。
俗話說:「家有老,是個寶」,父母就是家裡的寶貝,就是家裡的兩尊佛,要恭敬奉養,讓老人開心愉悅,平平安安的度過晚年,這才是為人子應盡的孝道。
俗話說:「樹欲靜而風不止,子欲養而親不待」,如果現在還去抱怨父母,等父母一旦歸天,再後悔就永遠也來不及了。
5. 不抱怨父母生病。
生老病死,人生無常,這是自然規律,我們也無法改變。
假如父母能夠無病而終,安然而逝,那當然最好。
但是如果父母生了病,尤其是慢性病,需要在床前長期侍奉,也不能有半點抱怨之心。
仔細想想,父母養育我們的時候,又何嘗有抱怨之心呢?
尤其我們剛出生的頭三年,那真是一把屎一把尿,費盡心血,父母尚且對我們愛護有加,
現在她們老了,生病了,需要人照料,我們又怎麼忍心去抱怨父母呢?
常言說:「父母在,人生尚有來處;父母去,人生只剩歸途」。
趁著父母健在,我們還有為人子女的機會,就應該加倍珍惜,好好照顧父母,讓她們不但身安,還要心安,這才是我們最大的人生幸福。